联系我们

凯时娱乐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凯时娱乐 >

国学大师不赞成毛主席一决策30年后感慨:毛主席的伟大历史罕见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4-02-13 10:39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8年,被誉作“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老先生离世,《人民日报》给出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评价:

  1893年,梁漱溟出生于北京,他从小受父亲影响,养成了不拘世俗的性格和匡扶社稷的责任感。

  当清政府日趋腐朽、官员麻木度日的时候,梁济率先提出革新立宪,吸收西方文化和先进经验,对传统文化和管理模式展开了批判;

  张勋见梁济如此,以为他顾念前朝,邀请他一起搞“复辟”,没想到他极力劝阻;

  他有爱国热忱,也有文人风范,却同样无法脱离文人身份限制,这也为梁漱溟的故事添了几分悲怆色彩。

  因为新文化势头崛起的时候,孔孟学说一度遭到过猛烈抨击,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梁漱溟点点头,没纠缠这个问题,他不是只知空谈仁义道德的“腐儒”,而是真正将理论与实际、教育与实践结合的“学问人”。

  这点从他后来抛下光鲜亮丽的教授身份,跑到农村里去做实验、搞调研,就能看得出来。

  没有救亡图存的信念和报效国家的热忱,他怎么可能投身农村建设七年?又怎么可能说服军阀配合自己搞“乡村自治实验”?

  蒋介石对他“客气”,却遭他厌烦,毛主席对他十分“不客气”,却获得了他发自内心的尊重。

  起因是梁漱溟提到了一个在外地救灾的朋友,蒋介石表现得很感兴趣,还特意拿出本子和笔,递给梁漱溟说道:

  梁漱溟如实写了,心里却不以为然,只觉得蒋介石随身带着纸笔,表现得谦恭下士的样子十分“虚假”。

  “蒋介石这个人,不能说是笨,就是太自私了,他不信任别人,惯会算计,自己说过的话也多半是不算数的……”

  当旁人问起,蒋介石这辈子最大贡献是什么的时候,梁漱溟表现出不屑,颇有几分嘲讽意味地回答道——

  且这次梁漱溟是带着“任务”到延安的,一是探寻抗战的前途,二是摸索中国未来发展道路。

  毛主席从头到尾,把当时的抗日形势给梁漱溟分析得清清楚楚,也把各方关系给梁漱溟捋得明明白白。

  梁漱溟听完毛主席的话,深深信服之余,又倍感震撼,实际上为这番论调而震撼的人又何止是他呢?

  为了表明自身态度,他还特意送给了毛主席一本自己新出版的书,《乡村理论建设》。

  只不过,“道路问题”明显比“输赢问题”更难决断,而且毛主席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同梁漱溟是有差异的,这直接导致二人“争论”了一整夜。

  梁漱溟的那本书毛主席是认真看了的,他认可梁漱溟对社会历史的分析,却不认同中国未来的道路是“改良”。

  在毛主席看来给旧社会缝缝补补是没用的,只有一场彻底的革命才能给这个国家带来未来。

  简单来讲,梁漱溟认为毛主席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忽略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只要做好社会分工,国家就会恢复繁荣;

  两人就这些问题讨论了整整一夜,结果谁也没说服谁,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毛主席才同梁漱溟说道:

  梁漱溟听了也是哈哈大笑,尽管两人“争”了一夜,但是梁漱溟心情十分轻松愉快。

  后来时间证明,在那天晚上的“争论”中,毛主席是正确的,梁漱溟也不吝于承认这一点,他在文章中公开写道:

  “过去我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能从阶级斗争中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稳定的政权,不过如今它已经屹立在这里了,毛主席说的话,是分明不虚的。”

  当然,即使梁漱溟对毛主席的见识和眼光十分钦佩,遇到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时,他还是会勇于陈述自身的意见,或许这就是君子和而不同。

  比如在抗美援朝这件事情上,梁漱溟就一度和毛主席有过不同的看法,1950年他是不赞同出兵的,1953年的一次会议上他还同毛主席有了争论。

  这场立国之战不仅让我国打出了声望,还一举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意义非凡。

  要知道,当年毛主席时常派汽车请梁漱溟到做客,甚至会在他到之前就到院子里迎接,可见对他的尊重与重视。

  有人说,在1953年后梁漱溟就很少“提意见”了,也不像之前那么积极,其实这完全是一种“想当然”。

  再后来回忆起那段往事,梁漱溟深刻意识到他的意见有与事实不符之处,毛主席是正确的,梁漱溟对毛主席的钦佩之情就更重了。

  “是,而且恐怕不只是过去和现在,他是历史上少有的伟大人物,也是世界级的伟人!”

  当年梁漱溟与毛主席见了没几次,就将他引为“老友”,后来梁漱溟与毛主席接触颇多,他更将毛主席视作了知己。

  这个“直”指的是他性格率直,敢于直抒胸臆,说话不绕弯子,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

  “提出意见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要实事求是,不过分夸张,也不要舍本逐末,更不要带上发泄的情绪。”

  实际上不是不提了,只不过他提的问题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不过其作用确实不低。

  就拿“振兴孔孟之学,弘扬传统文化”这件事来说,当时很多人嘲笑他,觉得他自不量力。

  可是梁漱溟却没有轻言放弃,反而带着对儒家文化的全新认识,一步步地执行了下去。

  无论是同毛主席争论,最终发现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是满腔热血办校,结果以失败而告终,都向我们揭示了一点:

  针对这个人物的评价要全面,不能单纯地只谈他的功与过,也不能只看初心或者结果,要辩证地看待他的“得与失”。

  从梁漱溟与毛主席的交集中,我们还能看到梁漱溟的态度是比较洒脱的,他同父亲一样不太在乎俗事,一心追求自己的“道”。

  而后来他也将这种态度总结成了两个字传承给了自己的孩子们,这两个字就是“宽与恕”。

  梁漱溟之子梁培宽上学的时候,有一次只差一分及格,学校把补考通知寄到了他的家里。

  不过,宽放并不等同于纵容,梁漱溟也会教导孩子们“好坏”,只是说清楚后会让他们自己拿决定,不太会去做干涉罢了。

  恕是“包容”,梁漱溟有一次在讨论事情,他的另一个儿子梁培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梁漱溟听了后不认可妻子的做法,也不认可儿子的意见,不过也不好多说什么,于是背了三段《论语》,表示不应限制人的思想自由。

  有趣的是,这里的“宽放”与“包容”同样是毛主席对待其他人的态度,也难怪梁漱溟会对毛主席如此认可,甚至在后来给予那样高的评价。

  希望大家能从这个故事中有所收获,领略毛主席的智慧与风采,学会这种宽放与包容的态度。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网站首页|凯时娱乐|凯时app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