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凯时娱乐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凯时娱乐 >

我院三名研究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公众考古学术论坛上获奖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4-05-29 09:51

  经主办方统计,此次论坛共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大同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20余所院校与科研院所的50余篇来稿,经遴选,有14位同学入围终评展示,我院硕士研究生秦昱、宁琦、李楠迪娜位列其中。

  文章根据近些年来国内中学历史教育发展趋势,从考古类高考试题、教科书新增考古学研究新成果新材料等角度切入,探讨当前公众考古与中学历史教学融合的可能性。笔者结合自身亲历的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针对中小学生群体开展的“文化遗产日”、“考古进校园”等活动进行互动案例分析,提出公众考古实践活动与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的重难点与问题所在,并根据当前国内中学历史教育呈现的新趋势与公众考古实践呈现的新趋势,提出要开展以中学历史教学为突破的公众考古,并针对中学历史教育领域与考古学研究领域提出相应策略。

  本文基于首都师范大学考古队在河南省中牟县业王遗址发掘之余在周边中学开展的考古教育活动,通过多重形式收集公众反馈,对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同时将公众考古教育放入社区情境内,讨论如何从考古人、中学历史教学、遗址所在地政府的角度加强对以学生群体为主的在地社区公众考古教育。

  自公众考古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考古学家通过讲座、博物馆教育、实地参观、新媒体介绍与宣传、出版科普读物等多种活动形式来加强公众对于考古学的认识与了解。但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避免人群聚集、博物馆的关停与限流、人员流动的限制等等使得公众考古教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在更好的适应后疫情时代的环境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公众考古教育、普及考古学常识各地博物馆、高校、考古工作者们采取了许多方法,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日后更好的开展公众考古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传统公众考古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的归纳以及对后疫情时代我国公众考古教育的各种尝试探索的总结,进一步对当前公众考古教育活动方式的缺点和不足做出了分析,并据此提出对未来公众考古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与展望。

  我校公众考古团队依托我校公众考古学研究中心、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平台,结合我校师范大学特色优势,深入首师大附中附小、周边社区,在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刊物出版等领域创新发展出一条公众考古实践特色道路。在公众考古学中心指导下,学生社团青年人学社连续多年坚持举办“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庆祝活动”、“考古开放日活动”、“考古进校园活动”、“考古进社区活动”等;疫情期间,在符合疫情防控标准的情况下,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出“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的新模式,相关成果在《中国文物报》等媒体发表,获业内外人士一致好评。

  为应对学科发展趋势,我校2014年开始就招收公众考古学方向硕士生,指导学生广泛开展公众考古领域调研分析与研究,为公共文化建设服务。近几年,同学们或者立足田野考古开展社区考古教育活动,或针对中小学历史教材总结考古知识的占比情况,均取得不少收获,相关成果在《中国文物报》《文物鉴定与鉴赏》等报刊发表,宁琦同学还获得李济考古奖学金公众考古奖。此次三位同学入选论坛并获奖,是我校公众考古学生团队近些年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也体现了学界对各位同学在公众考古领域进行相关探索的肯定。

  植根专业,凝练特色;立足校园,服务公众——记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开放日”系列活动

  活动回顾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普‘古’释‘新’——公众考古论坛”线上论坛成功举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站首页|凯时娱乐|凯时app手机app|